中國張掖網山丹訊 近年來,山丹縣委組織部堅持向中心聚焦、為大局服務,從學習儲能、實干提能、黨建聚能、人才釋能等方面持續發力,為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組織保證。
強基賦能、固本培元,創業動能不斷激發。堅持將黨的創新理論作為“第一議題”的必學內容、黨校授課的固定課程、“三會一課”的規定動作,用好艾黎紀念館等縣內外紅色教育基地,分層分類舉辦培訓班53期,培訓3300人次,引導黨員干部夯實忠誠擔當的思想根基。聚焦發展需要和履職需求,邀請專家講授省委、市委重大部署和行業動態,依托清華、廈大、上海交大等高校,舉辦招商引資、社區治理等能力素質提升班16期,培訓1700人次。用活“上掛下派”“橫向輪崗”等措施,深化“百名干部助百企”行動,選派126名優秀干部到產業發展、規上企業等一線崗位攻堅歷練,推薦6名年輕干部到省市直部門單位掛職鍛煉,不斷提升領導干部謀發展、促落實的能力水平。
嚴管厚愛、雙度并存,擔當精神持續增強。組建5支考察識別小分隊,深入招商引資、項目建設重點一線發現掌握實績突出干部30多人。堅決落實“三個大力選拔、一個堅決調整”,提拔推動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干部53名。持續釋放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紅利,為實績突出的183名干部晉升職級或職員等級。建立任職回訪機制,全面掌握105名新提拔干部思想動態、適崗情況,促進干部健康成長。制定《黨政干部治庸問責若干情形》,對13種“慵懶散軟推拖繞”的干部堅決問責。強化對重點部門、關鍵崗位干部和“一把手”的監督管理,對不作為的干部堅決調整,形成能者上、庸者下的鮮明導向。建立“績效+測評+專項”考評體系,將招商引資等工作考核權重提升至40%,根據實績獎優罰劣。
建強堡壘、凝聚力量,組織保障不斷凸顯。開展基層黨建基礎建設攻堅行動,加強“五個基本”建設,深化黨支部建設標準化星級爭創,選派5名干部擔任新業態企業黨建指導員,統籌推進各領域黨建工作,打造黨建引領鄉村治理示范鄉鎮4個、標準化示范社區4個。拓展“黨建+產業”組織振興模式,鞏固提升陳戶鎮現代農業等10個黨建共同體,緊盯新能源、新材料和“五大富民”產業,建立功能型產業鏈黨組織3個,深化集體經濟“提標倍增”行動,爭取中央扶持資金280萬元,一季度42.3%的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5萬元以上。優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信息化平臺和“丹城小管家”微信小程序功能,建立民意收集、分級辦理、限時反饋、審核辦結、考核問效“接訴即辦”機制,解決群眾訴求1200余件。
筑巢引鳳、聚才匯智,人才活力持續釋放。緊扣“強科技”“強縣域”行動目標,柔性聘用高層次專家、急需人才42名。開展“畢業生留丹來丹”專項行動,出臺13條聚才措施,調劑70個編制設立“編制周轉池”,全職引進各類人才41名。分領域建立“鄉賢智庫”4個,對接在外優秀人才380名,確定招商大使5名,助力“雙招雙引”高效推進。實施縣級重點人才和青年人才項目9個,劃撥42萬元支持43名青年骨干創新創業。深化“兩站一學者”項目,招引45名“候鳥”專家來丹服務,組建6個產業專家服務團,指導建成國家級良種繁育基地2個、特色產業基地45個。落實“金張掖人才服務卡”等優惠措施,投資100萬元新裝修10套高標準人才公寓,為高層次人才解決后顧之憂。(雷雄 楊潤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