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張掖網民樂訊 “文明潤澤心田,不是大水漫灌,而是精心滴灌……”伴著悅耳的揚琴、三弦,二胡美妙的旋律,回蕩在民樂縣東街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……自開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工作以來,民樂縣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、所(站)的作用,搭建實踐平臺,凝聚社會力量,積極培育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品牌,讓文明實踐在基層生根發芽,也讓理論宣講在田間地頭開了花。
社區作為基層治理環節最細枝末節的一環,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看似潤物無聲,實則力有千鈞。民樂縣東街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面積約為一千平方米,是集理論宣講、教育服務、志愿服務、文化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群眾服務陣地,“承包了”兒童、青年、中老年的日常精神文明所需,成了社區居民的精神驛站和快樂驛站,讓居民們都能樂享“零距離”志愿服務。
“組織7支特色志愿服務隊,積極探索運用‘百姓點單、實踐站派單、志愿者接單、群眾評單’的工作模式,打通文明實踐供需對接渠道,常態化開展政策宣講、關愛服務、環境整治、文明勸導、綜治維穩等各類文明實踐活動,不斷凝聚群眾,引導群眾,以文化人,成風化俗,切實實現了讓群眾走到哪、文明實踐就延伸到哪?!睎|街社區黨委書記、居委會主任劉麗萍介紹說。
在民樂縣三堡鎮團結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,黨員和村民圍坐在一起,共同聆聽新時代文明實踐服務志愿隊開展的以“傳播黨的好聲音,學習黨的好政策”為主題的宣講,宣講者聲情并茂,傾聽者聚精會神,現場互動熱烈,氛圍激情洋溢。
“我們老年人天天約到一起,在這里喝喝茶、聊聊天、下下棋,每逢傳統節日,村上的志愿者們開展特色關愛服務活動,還為我們講講黨的政策,我們感覺到非常幸福?!比ゆ倛F結村村民丁廣明邊練毛筆字邊說道。
在鄉村文明建設過程中,三堡鎮團結村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作用,積極探索鄉風文明新模式,通過完善建立基層自治組織、巧用村規民約、開展黨員亮身份、比奉獻活動,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工作,“黨風”“家風”、“民風”同步改善,“治小家”與“治大家”并行推進,促進了村莊和諧穩定發展。
“為切實發揮好文明實踐主陣地、主力軍作用,我們通過紅白理事會和‘好婆婆’‘好媳婦’‘好鄰居’等各類評選活動,在全村形成敬老孝親、鄰里互助的良好村風民風,村民自覺按村規民約辦理紅白事,抵制高額彩禮、厚養薄葬成為時代新風?!泵駱房h三堡鎮團結村黨支部書記、村委會主任柴鑫說。
近年來,民樂縣圍繞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大局,立足強工業、強科技、強區園、強縣域行動和“3區3鎮30村”建設,以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重點,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(所、站)“建起來”“轉起來”“用起來”“活起來”,在促進志愿服務精準化、常態化、便利化、品牌化,增進群眾獲得感、安全感、幸福感中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進一步走深走實。至目前,全縣建成1個縣級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、11個實踐所、182個實踐站,開展各類文明實踐活動2萬多場次。(王曉涇 鮑青霞)